來到越南也將近一個月了!
在這裡學到了很多事情,第一個衝擊當然是語言。話說當天晚上與一位年已七十的老師,與他餐敘時也對越南的歷史有些許的了解。在千年前,越南也是屬於中國的管轄內。所以也有著許多華人。他們過著跟台灣一樣的農曆年包紅包,中秋節吃月餅,端午節吃粽子。只是他們說的東西比較不同,就像南部粽與北部粽有點不同的特色。遠觀來看,其實他們也算是中國文化中的其中一種方言。就像我們所說的台語。 因為越南曾經也被浪漫的法國人統治過,何謂浪漫! 例如,他們讓越南保有自我的文化,不加以改革。反而將它獨立起來! 讓她們的方言,變成獨立的發音系統。他們教導越南如何蓋房子,種花,美化,咖啡,等等的。但是由於戰爭的關係,讓她們原有的浪漫氣息,變成了,懶散,不積極,悠閒,知足。 與台灣人努力不懈,積極拓展,力爭上游的精神截然不同。是因為我們從小被教育著要反攻大陸的思想嗎? 還是小時候有教過:"蔣公看著小魚在河裡遊著,就知道於是在逆流中生存,所以要力爭上游!
是因為我們台灣太小,所以我們老是往外跑!
台灣人的足跡,遍佈全世界。
不知是因為我們要的太多,還是他們要的太少!
台灣人有強烈的求知欲望,而越南人則是簡單就好,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舉一反三。他們則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。(不會多做)
文化跟教育也有很深遠的交情。因為早期的越南交通也不是很便利,高山環繞,由北到南處處是原始的森林。所以資訊的交流更是困難,越南也有許多高山原住民,我在猜想,原住民的語言應該都可以通吧!
越南教育現況...
正在籌備大南遊樂園中的玩具店,希望能夠帶給這些孩童們有更有趣的童年。目前越南的生活水平逐漸上升,可以從他們所購買的東西。政府的規定等等看到他們一直在提升中。 我正在找尋幫手的時候,我看到附近有許多小孩。其中有一個是早班守衛的小女兒,另外是晚班守衛的小兒子。 每到四點的時候是國小學生放學的時段。我突然發覺! 咦~怎們可以天天看到他們兩個! 不是早已放完假期了嗎?
在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沒有上學~@@ 在擁有國民十二年教育的我們,瞬間感到非常幸福! 難怪越南的水平落差很大。也許是因為我們有讀過十二年的書,才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更多,學得更多,看得更遠!
想瞭解他們的我~請助理安排他們跟我到大南遊樂園幫忙。在路上,我藉由助理的翻譯,了解他們的想法。十二歲的小女孩說~我不喜歡英文,(因為我跟助理藉由英文溝通) 但是我喜歡華語。我問他們說,喜歡讀書嗎? 他們說讀書很貴,上學要的費用媽媽也需要負擔,每個月只有3500~4000元台幣的母親覺得上課的費用壓力很大。所以小女孩告訴我她喜歡在家幫忙!不喜歡上課!(我想多少也是因為錢)
~ 另外一個十五歲的男孩說 我可以在工廠幫忙洗東西,至少可以賺些零用錢。在詢問之下,我才知道,幾乎他的家人都在我們工廠工作。大哥以前在工廠上班,很想學多點技術,但是工頭不教,(深怕教了之後自己沒價值@@) 所以他目前跑去別的工廠上班。二哥目前還在工廠工作,他從十六歲進工廠 目前已經二十歲。現在學得一手深抽機械好功夫。他的父親在當晚班的守衛,從這邊看來我發覺很多時候跟我們台灣剛起飛的時候一樣。總是覺得有技術就不會餓死! 多基本的概念啊!
看著他拿著工具的方式,就知道他學了許多工具的使用,也許是哥哥們有教,或是看著他們工作耳瀆目染的成果。所以我就讓它組裝層架的螺絲連結。從小地方又看出文化上的差異,他們真的非常需要鼓勵,自我肯定與成就感! 雖然看得出他們的渴望~!但是真的很奇怪,他們無法"舉一反三",剛毅木訥的文化,他們只做自己想的到方式,不會去推敲,如果試一次或是想一下,就告訴你"不行" 要換層架。
例如正在組裝層架(有許多孔的角鐵),你跟她說這個要鎖好,他很認真的鎖很緊,鎖完了之後,他就開始飄了! 重點是層架並沒有完全組好! 他就把你分附的地方做好,如果是我,就知道利用同樣的方式把全部組起來。
續待...